七成民眾經歷過的「入睡抽動」
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:當你非常疲累、快要入睡的時候,手腳卻突然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,嚇得你從夢中驚醒。這種情況叫「入睡抽動(Hypnic jerk) 」,醫學上又稱作「臨睡肌抽躍症」。
入睡抽動是一種常見的睡眠現象,據估計,大約有70%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經歷過一次。
什麼是入睡抽動(臨睡肌抽躍症)?
「入睡抽動」是指人在即將睡著時,突然全身的肌肉不自主地抽動。這個過程中,很有可能伴隨著自由落體、觸電的感覺,甚至是模糊的夢境,並很可能突然驚醒。
為什麼睡覺時會突然抖一下?
當我們開始入睡時,肌肉放鬆,心跳和呼吸減緩,大腦逐漸進入睡眠狀態。但有時後大腦會誤判這個過程,以為身體在下墜或遭遇危險,從而向身體發出緊急信號,讓身體迅速行動,結果就會突然抖動,因此出現臨睡肌抽躍症,也就是入睡抽動的情況。
根據衛福部「台灣E院」上的說明,以及美國睡眠基金會的研究,以下是幾個可能導致入睡抽動原因:
1. 睡眠不足,身體提早進入動眼期
當身體處於過於疲勞或長期睡眠不規律時,大腦會為了彌補睡眠不足,而讓身體提早進入動眼期。在動眼期,大腦會非常活躍,但身體卻沒有完全放鬆,這時候就容易發生肌肉抽動。
2. 過度疲勞、精神緊張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長期處於過度疲勞、精神緊張和心理焦慮的狀態下,導致入睡時身體無法放鬆,容易出現不自主的抽動現象。這不僅在午睡時會發生,晚上睡覺時也可能出現。
3. 缺乏鈣質、鐵質
營養素不足也會導致入睡抽動,例如缺鈣、缺鐵等。特別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,如果鈣質攝取不足,會經常出現突然的肌肉抽動。
4、過量的咖啡因、酒精、尼古丁
咖啡因、酒精、尼古丁等會刺激神經系統,影響睡眠品質,增加入睡抽動的機率。
5、服用藥物
有些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藥物,可能會導致入睡抽動,例如抗憂鬱藥、興奮劑和用於治療過動症的藥物,若服藥期間不斷出現肌肉抽動的情況,要跟醫生討論藥物副作用的可能性。
睡覺抖動正常嗎?3個症況建議就醫
睡覺抖一下通常很快就結束了,偶發性的抽動是正常的,一般不會影響睡眠,因此不用太過擔心。但如果抽動情況反覆發生,造成睡眠障礙,或伴隨以下症狀,則建議諮詢醫生:
- 伴隨頭痛、頭暈:這可能意味著腦部有病變、退化、腦炎、外傷後遺症等情況,這時就需要儘快就醫,透過核磁共振來診斷和治療。
- 肌肉抽搐頻繁:如果抖動嚴重到把你從睡眠中驚醒,那就要小心,這可能是「睡眠呼吸中止症」造成的肌肉抽動。
- 腿部麻癢:若腿部常感覺麻癢,像有蟲在爬,導致下肢忍不住想抽動,有可能罹患「不寧腿症候群(Restless Legs Syndrome,RLS)」,最好就醫檢查。
睡覺抖動頻繁,該看什麼科?
若入睡抽動(臨睡肌抽躍症)的狀況頻繁,已經影響到正常睡眠,請向「睡眠醫學科」或是「神經內科」醫師尋求協助。
睡覺抖一下如何改善?
入睡抽動是正常的睡眠反應,基本上無法從生活中完全根除,但可透過提高睡眠品質的方式,來減少睡覺抖動發生頻率。
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
好的睡眠習慣能幫助你更容易入睡,減少抖動的次數。試試這些方法:
- 規律作息:每天固定時間起床和睡覺,即使是假日也一樣。
- 昏暗安靜的環境:保持臥室昏暗和安靜,有助於入睡。
- 睡前遠離3C產品:至少在睡前一小時內不使用手機、電腦等。
睡前放鬆
減輕壓力有助於減少入睡抽動。嘗試一些睡前放鬆活動,例如洗熱水澡、看書、伸展瑜伽等等。
避免睡前劇烈運動
運動有助於睡眠,但要注意時間和強度:
- 白天運動:高強度運動最好在白天進行。
- 晚間輕運動:如果只能晚上運動,選擇散步或瑜伽等中低強度運動,並在睡前90分鐘停止。
控制咖啡因攝取
咖啡因會影響睡眠,注意以下幾點:
- 睡前8小時停喝:睡前8小時內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,包括咖啡、茶類、可樂、能量飲料等。
- 每日攝取咖啡因不超過400毫克:相當於兩杯超商中杯熱美式咖啡。
高敏敏營養師在臉書分享「含咖啡因飲料咖啡因含量排行榜」,很多飲料都有含咖啡因,避免喝太多攝取量超標。
戒菸酒
煙酒對睡眠的干擾比咖啡因更大,最好戒掉。
- 尼古丁:是中樞神經興奮劑,會讓大腦難以放鬆。
- 酒精:會破壞正常睡眠結構,增加入睡抽動的風險。
換張好睡的床墊
床墊好壞是睡眠品質的關鍵,選擇一張服貼度、支撐度、軟硬度都適合自己的床墊,可有效改善睡眠,減少入睡抽動機率。
如何挑選床墊的技巧,可參考這篇文章:床墊選擇照這六大指標!輕鬆就能挑選到好床墊
好睡床墊推薦
- Lunio Gen3 Pro 石墨烯乳膠床墊:美國醫學認證,提高睡眠品質30%
- Lunio Quantum 乳膠獨立筒床墊:床沿加固護邊,提升透氣度30%